学习科学要从身边事开始
发布日期:2024-04-06 06:30    点击次数:170

  参考消息网3月19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发表题为《学习科学知识 追踪最新动态 读懂未来趋势》的文章,作者是竹下敦宣,编译如下:

当听到“科学”一词时你们会产生什么印象呢?有人可能因为是文科生而与“科学”无缘,但理科生也未必了解详情。从人工智能(AI)到医疗物资,当代社会充满了由科学进步带来的技术和产品。我们要不要尝试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

为什么要学科学?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自己高中时代因物理公式太过艰深而受挫的痛苦经历。

另一方面,致力于成为科学家、每日在大学实验室里苦心钻研的学生也大有人在。政府为鼓励更多人从事与数字和脱碳等未来可期的领域相关的工作,提出将扩招理科专业。

据说,“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可能已成常识,但这一学说被人类广泛接受也不过是距今500年前的事情,即天文观测技术有所发展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从对天体运动的观测中,那些对地心说持怀疑态度的人发现了地球绕着太阳运行的真相。

科学就是从对习以为常之事的朴素质疑开始的。产生疑问、想要探寻真相的好奇心就是原动力。学科学也有助于培养好奇心。

我有一个建议,大家在学习科学时可以从身边事开始。“为什么会燃烧起火”“移动电话是怎么实现通话的”“癌症是如何产生的”,通过提出问题,你将收获新知。科学就是从产生疑问到一步步经历假说、求证、观察,直到获得新知的历程。

科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利用自然的原理催生新的技术。在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中,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将蒸汽这种化学反应转变为动力的技术由此出现,最终诞生了机床和铁路,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得到飞跃式提升。

这种科学催生新技术的流变在“科学家”真正登上历史舞台的20世纪开始加速,20世纪也因此被称为“科学世纪”。从飞机、电视、半导体到互联网,支撑当代社会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曾经,环球旅行需要数十天,如今只需要十几个小时。

大流行期间,疫苗在很短的时间问世,有效阻止了传染病进一步蔓延。那些为疫苗研发做出贡献的研究者也获得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以说这是新科学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做出的又一大贡献。

或许也有学生会对科学的飞速进步感到不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可能要算AI。由于轻易能够写成堪比内行的文章,能否在授课环节使用AI也在一些大学引发讨论。AI一方面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被指可能会夺走人类的工作。

虽然不必过分担忧,但从现在开始,一边密切关注AI的发展动向,一边好好经营毕业后的生活还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让我们预见未来。新的发现和发明正在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100年前科幻小说中出现过的太空探索和无线通信,如今已经走入寻常人的生活,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没有哪一天的新闻中会少了有关全球变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核电等与科学相关的报道。当你们走入社会、进入各行各业后,可能总会遇到需要科学知识在场的情况。

即便如此,理解科学的全貌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有些研究领域分得很细、研究得也很深入,若非专家,的确很难弄懂。

所以重要的是做好心理准备,在俯瞰全局的同时持续跟踪最新动态。我们的信息源不只有互联网,不要忘了书籍、报纸和杂志。希望大家不要对与科学进步相关的信息抱有偏见,在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的同时主动拓宽人生之路。

从人工智能到医疗物资,当代社会充满了由科学进步带来的技术和产品。(路透社)